一次大战时的炮兵不可能像未来自走或数字化炮兵那样打几炮换个地方还能保证火力,而是必须集中使用的.虽然有重兴皇帝这个,,可暂时也超不出集中使用的限制,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除了都是炮,其它方面可是两回事儿.既然机动性最强的中华军队如此,YF更是如此,为了保住防线,火炮配置不能过于分散,而一线的火炮又是最多.
前文说了,联军没想到对手的重炮来的那么快.其实,杜克甚至有着接受奥斯曼溃兵冲击防线的准备.YF军队早就盘据在中东了,也是不要求节约弹药的,就是在促不及防中被中华军队紧跟步兵前进的重炮压制,意料之外与种种现实不利因素使防线被突破.而且,意想不到与种种不利紧接着转移到联军下一道防线,利用对手无法及时的反应速度,盟军以三十个小时突进了七十公里,联军才勉强稳住阵角.
其实,YF的火炮并没多少被直接摧毁,只是撤退时根本带不走.虽说多数火炮包括弹药被销毁,但也有一部分成为盟军战利品.此消彼涨,失去了相当一部分高机动性[以当时现实为准]火炮的联军野战炮兵对战斗的支持力度持续下降,越打下去越不能为前线提供及时且猛烈的火力支援,劣势越明显.因此,联军表面上稳住了防线,但在军事家眼中看来却是不连贯的,当然,联军的点防御还很强.
文中多次说过,,不少方面缺乏底蕴.优点在于一切都是全新的,没有老牌强国的坛坛罐罐.这些现实搁在军队里,对工业化水平和官兵素养要求特别严格的海军在数量与官兵素质上无法与海军强国相比,,更适应最新的战争方式.当然,也不是什么都强,那几乎不可能,比如说YF军队还有许多不适应现时野战的老式火炮,但用于点防御的作用却不差.
不过,战争最需要指挥官利用自己的长处打击敌人短处,,盟军最好不要攻击对手重点防御区,因为那可能增强奥斯曼帝国与同盟国对抗的决心,那些地方大部分是城镇啊.所以,聂士诚要求部队不与固守的敌军纠缠,应该全线进行频繁的穿插扯动,将敌军脆弱的防线撕烂,使那些剧点孤立起来.
能够统帅数十万大军,杜克上将的杰出无可否认.他总结过自己与同僚和中华军队的部分作战记录,发现已方回回都尽了力,但事实总比愿望差了一点.这些年来,,华夏文化又在西方流行起来,杜克就知道一句中华成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是的,就差那么一点点,列强与中华军队交手总以失败而告终.可那还只是在战术上,.都说中华民族族不爱冒险,个人英雄主义为西方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中华民族真的不爱冒险吗?
从个人角度来说的确如此.但是,当这个民族敢于确定自己拥有战略优势时,他的集体冒险精神无与伦比,战争正是这种认识的最直观体现.研究过中华历史的杜克相当了解,这个国家几千年来打了无数看似极为冒险的战争,甚至比全世界加在一起都要多.而近二十年,杜克将军则有着深刻的切身感受.
不管土尔其的战略地位如何重要,继续维持宽大的防御是极不现实的.缺乏斗志的奥斯曼军队不拖后腿就要谢天谢地了,可以信任的部队只有十余万,还没有任何方面明显优于强大的对手.如果中华军队傻乎乎的正面进攻还好,通常来说防御所需兵力要比进攻少.可是,对手哪有那么傻,聂士诚绝对会利用少量兵力拖住自己,大部队则绕过防线直指海峡.或者说四面围攻,将联军的防御范围压缩到最小.
杜克将军心里十分清楚,这一场战役的失败者肯定是联军,哪怕联军使盟军付出更大的伤亡,关键是博斯普鲁斯海峡难以保住.可是,杜克还知道,协约国不可能放弃欧亚大陆桥的控制权.于是,杜克需要做的就是坚持最长时间,除了海军,上层很难派来直接帮助的援军,但不会不管中东战场,这里只是关键点之一.同时他还清楚,盟军应该抓住奥斯曼战场不放,特别是D国.,却是因为有能力控制最大的陆地空间,可以同时进行几场大战役.
杜克完全能估计到协约国会怎么办.,YF办不到,E国只能给中华军队制造一些困扰.所以,,只会猛攻D国迫使D军撤退.但是,战争成败的第一个决定性因素在于奥斯曼,在于杜克上将……杜克内心却缺乏乐观.
在最基本的平等准则状态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重兴皇帝知道,实现了基本状态平等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但官兵平等之说也仅仅是在最基本的平等准则状态下.高级将领和普通官兵的差距在二十一世纪所谓最讲究平等的那些泛民主国家照样是天壤之别.因为事实决定了,秘密永远是极少数人享受的权利.
以战略意识为例,,却也不是说其它国家不懂战略,当战争进行到此时此刻,因为是既得利益者而必然做为防御方的协约国情知自己的战争准备更晚一步,结果是一步晚步步晚,守住亚洲利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具体反映就是杜克上将有权力知道,联军可以在最困难的前提下放弃土尔其亚洲部分.但是,.而事实的做法却是”英勇作战,挫败敌人的西亚阴谋”……这话,就是让官兵为了更好的战略态势拼一拼.当然,哪个国家都一样,,也包括一百年后或者二百年后的所有国家.杜克就是要在最坏的打算中争取最好的结果,首先命令部队节节抵抗,接着命令再度出击的路易斯维尔中将摆脱陈玉成的纠缠与大部队汇合.
目前,,无线电稍微超前了一点,各强国还没有把它搬到军舰上,但有线电话毕竟实用了十几年,不管此前怎么不重视,,发达如YF不会晚很多.路思斯维尔中将接到命令后,十余万精锐部队立刻发起了一次进攻暂时压制了陈玉成的势头,掉头向杜克靠拢,可这早就在聂士诚预料当中.于是,,而擅长于揪住就不放的第十师先头部队在五小时后就赶到战场,从来不知回头的第八师随之与敌军绞杀在一起.为此,快反集团军官兵因为仅比不以攻击见长的第一师先进入战场,对不起”快速反应”四字于战后被赖文光大骂一顿.
其实,快反部队的训练强度是最高的,可硬件水平受技术所限[都是徒步]而名不副实,官兵的实战素养又的确比不上几支时刻出没于战火中的王牌部队.不过,快反部队的炮兵却是最先赶到战场为步兵兄弟提供了火力支援,但赖文光还是不满意,因为快反部队装备的火炮都是特别设计,火力一点不突出,就是轻巧.
快反部队虽说没有最快,但肯定没耽误事,路易斯维尔倒是能够抵挡,但与杜克汇合的计划是完不成了.问题是杜克无法主动与路易斯维尔汇合,他不能不管必须防卫的博斯普路斯海峡跑到小亚细亚半岛去,.可是战斗了二十多天,联军已步步后退到了安卡拉,他却接到了海军被阻止在爱琴海的坏消息.知晓了海军状况的杜克恨不得仰天长叹一声,结果也许比最坏的打算更坏.
白瑞德将军几次与中华海军交战,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可他十分有才干,且是最有对付中华海军的将领之一,因此被任命为地中海舰队司令.白瑞德很清楚杜克的处境,但他已经尽力了,却无法及时抵达目的地.
协约国是为了某些共同利益的临时组合,E国一直被欧洲边缘化着,跟谁的关系都不好,走的也是不同于欧洲的道路,奥斯曼则十分虚弱并且落后了.依靠这两国的基础设施不能保证长期作战,又无法争取到意大利的支持,海军的后勤压力极大.而中华海军打的就是对手不得不带着的累赘.白瑞德安抚走了故意找茬儿的意大利海军,庞大的舰队驶过马尔他岛不久,遭到了中华潜艇的一连串袭击.
又有改进的第二代潜艇作战半径达到450公里,具备了一定的单独作战能力.水下航速达到12.5节,比大批临时充做军用的商船更快,作战舰艇势必不能甩开不管,纠纠缠缠到希腊沿海时已是六天之后.
九月十号,双方又在克里特岛附近打了一场令白瑞德将军早有思想准备却照样免不了郁闷不已的海战.他要消灭中华海军,又一定要保护至关重要的后勤船.
YF的印度洋舰队虽处于劣势,但YF的基础之牢非同小可,中华海军绝对没有实力完全限制对手,消灭对手更是难上加难,路途又遥远.所以,地中海上的中华舰队就是吃老本儿,作战舰艇补充不及,白瑞德只要一半的战斗力就能压制中华海军.可是,”无耻又怯懦”的中华海军又开始了他们最习惯的战术,根本不与自己正面交战.
白瑞德对自己的后勤保障严防死守,对中华海军积极主动,所受损失真的不大,保留了足够的实力以夺取克里特岛.克里特岛遏制着进出土尔其的咽喉,进可攻退可守,白瑞德需要拿下它来.可是,不能控制的夺取是不全面的.联军的海军陆战队已到了岛上,,更不能建设海军基地,得到希腊全力支持的中华海军根本不给联军这样的机会.进攻希腊本土则是开玩笑,白瑞德甚至比杜克更盼望援军.可纵横四海的大Y帝国海军快抽成空架子了.急剧扩张的海军出现了兵员素质严重下降的问题,海上第一强国的合格水兵也不是无穷无尽.
又是几天纠缠,白瑞德发现不对头,中华海军就是拿克里特当诱饵,根基不稳的自己很难耗过对手,要想无后顾之忧,先要在土尔其站住脚才是正理.白瑞德立刻放弃了争夺克里特岛,中华海军只是击沉击伤了几艘敌舰,尽力阻止对手向土尔其靠拢.
奥斯曼帝国很矛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后悔上了贼船,.对弱势方来说,大国都不是好东西.特别对于诸如战略地位重要,还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强势大国的坏心思绝对是一拨儿又一拨儿,奥斯曼正是这样的国家.而奥斯曼帝国曾经也是强势大国之一,其中猫腻门儿清.
为了自己的生存与权益,奥斯曼不能轻易脱离协约国.就像一家快要倒闭的银行,YF则是有必要存款的客护,银行因此有了与另外的富豪讨价还价的资本.就是这样,奥斯曼给了拿出了一个保险柜,只是保不保险要储户自己去争取,而YF非争取不可.
那个保险柜在伊兹密尔,白瑞德很不满意.不是伊兹密尔不好,那反倒是奥斯曼最好的海军基地之一,可惜要穿过爱琴海星罗棋布的岛屿区,连希腊的小海军都可以在强大的联军舰队面前表演偷袭技巧,.可白瑞德也不能责怪奥斯曼帝国,路近的基地不安全,陈玉成在小亚西亚半岛东北部拥有很大的发言权,给端了老窝可就欲哭无泪了.
最后,,命令舰队沿着海岸线行驶,虽然损失依旧,却将对手的威胁降到最底,再说损失是相互的.当然,因为离岸太近,免不了要受到几次来自陆上的袭击,但袭击规模很小.白瑞德怕再次被缠住,并没有展开报复性打击.,和海军进行炮战肯定吃大亏,何况这是在别国土地上,仅是不让白瑞德好受而已.
陆上几门火炮的偷袭没让白瑞德觉得怎么样,令人烦恼的终归的对手的舰队.潜艇的攻击是随时随地的,这种武器装备的特性即如此.,只是跟在身后.当一场历时一个星期的基地保卫战最初的开始,白瑞德第一次感到一点点得意.他觉得估计到了中华海军的打算,不就是不让联军舰队利用伊兹密尔吗……遗憾的是舰队为保证岸基防御体系建设,需要浪费一个星期时间,这是没办法的事……
小小一点得意很快就被击碎了,上了岸的白瑞德接到战报.普通官兵可能会在战报中读出某种希望,对高级将领却是噩耗.白瑞德清清楚楚的读出这样的意思:杜克上将的部队完全被压制,.因此,伊兹密尔同样是不安全的.
睿智的中将很快勾画出此后与自己相关的战斗场景:
职则所在,舰队不能后退.可是,舰队最好最好不要越过达达尼尔海峡.那条海峡太狭窄了,根本没有机动的余地,,只要有足够的炮弹,联军一百艘战舰也与十艘没有区别.至于伊兹密尔,中将可以肯定,只要自己的舰队离开,很快就会遭到盟军的海陆夹击……
但是,白瑞德将军还是勇敢的出发了,不管是为了军人责任和荣誉,还是大Y帝国的尊严,他不能退缩,只能寄希望于海峡那边的伯恩斯中将可以阻止D军的进攻.
伯恩斯中将?他同样尽力了,因为接火前双方相距很远,驻欧洲部分的联军准备工作比直接对峙着中华军队的杜克将军充足,奥斯曼军队的表现还算不错.可是,六十万倾力一击的D军太强悍了.
伯恩斯中将在战事吃紧时也有这个那个指望.指望进攻色当防线的联军能打进D国境内,逼迫东线D军撤退.,与白瑞德的海军汇合,组成不可摧毁的强大集群,.
最后决战到来了,YFE这协约方三强都十分清楚自己该干些什么,伯恩斯中将的任何一个指望都在协约国的计划当中.可是,在D军急风暴雨般打击下,这些指望成为现实也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