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小说:
土匪传奇
作者:
冰镇南极
更新时间:2012/2/16 14:14:49
严宝现在相当后悔去打太平会的伏击,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陪了师爷又折兵。在他准备突围时,身边能够替他开路的土匪只剩下九百多人了,要知道,他可是带着两千一百人出来挑战太平会的权威。
这就是对他冲动的惩罚。
严宝的丢卒保车之计注定无法奏效,因为他的对手中有个聪明人叫曾秋生。他一有动静,曾秋生就判明他的目的,为了粉碎其阴谋,曾秋生连忙建议邓绍良采取措施,防止土匪从眼皮子底下溜走。邓绍良听从了他的建议。对兵力进行重新部署,战刀营(缺两个大队)和第三营放弃直接增援李清和第二营的计划,转而集中力量围攻严宝的土匪主力。
邓绍良被严宝占了这么大的“便宜”,怎么会给他留逃跑机会,虽然他能够动用的人没有严宝多,但胜在质量好,士气高,经验丰富,而土匪已成惊弓之鸟,人心涣散,被邓绍良来了个以少围多:第三营战斗力弱,集体负责北面,其他三个方向由三个大队的战刀负责,曾秋生的第六大队因为枪法好,没有安排固定位置,肩负支援全局的重任,在必要的时候,出现在必要的地方。
严宝的根据地顾公寨在梅子冲的东南方,这也是他突围的方向。他环顾四周,北面黑压压堵着几百人,其他几个方向则少很多。如狗头军师还在的话,说不会知道其中的玄机,告诫严宝人少的地方其实最危险。急着突围的严宝可没想这么多,带着喽啰就冲向东南方,攻击第一大队和第四大队的结合部。
结合部往往是敌人守卫最薄弱的地方,最容易被攻破,这是军事常识,这一点严宝还是知道的,在他看来,就太平会这么点人,怎么可能挡得住他回家的道路!
有理论指导当然是好事,但犯教条主义错误就不对了。严宝在没有弄清楚状况之前,冒然攻击强大的战刀营,最终将他自己送入绝境。
邓绍良给严宝上了人生的最后一堂军事理论课:怎样打好伏击。敌人被包围之后,肯定要突围,想要突围,首先就会选择突围的方向。作为进攻方,这时候就要做一件事——混淆视听。让包围圈里的敌人判断不出自己的强弱分布,主次布置。最好将敌人主动攻击他最为坚固的地方,拿鸡蛋向石头上砸。
不得不说,严宝不会防守,很容易地就让李清钻了空子;他也不会进攻,竟然主动投入占刀营的怀抱,送上门去让他们。
严宝的突围战没有什么悬念,在战刀强大的火力面前,一切努力都是那么的无力,所有的尝试都是徙劳。最终的结果是:土匪面对坚固的防线,只能望洋兴叹,而急怒攻心的严宝则被第六大队的狙击手发现,用一粒子弹,送他去和老父亲团聚去了。这个才做了一天寨主的可怜虫,就这样结束了并不出彩的一生,连老父亲的尸骨都来不及安葬,死都死了,还被扣上了一个不孝的罪名。
树倒猴孙散,严宝一被击毙,本来就接近崩溃边缘的土匪哪里还坚持得住,主子都没有了,谁还有心思卖命?在迷迷糊糊地乱闯一阵之后,土匪们发现无论如何也突不出去。而那些刚投降的原第二营的家伙,心想着自己曾经做过几天太平会,感情应该还有一点点吧,于是他们进行了一天之中的第二次叛变,又向邓绍良投降。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顾公寨的土匪见状,灵感大放,找到了保命的绝招,跟着那些投降专家后面向邓绍良乞降;与此同时,正在乐此不彼地甘当炮灰的敢死队也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顾公寨倾尽全力对李清和第二营的伏击就这样以严宝身亡,全军覆没收场,严宝辛辛苦苦带出来的家当,包括发给敢死队的银元,全部落入邓绍良的口袋。严宝用他的全部收藏和整个生命,成功地扮演了一回运输大队长的角色。
邓绍良让经过一声恶战,损失颇大的第二大队和第二营押送俘虏和战利品先回笔架山,等候他回去之后进行处理,顺便守住他们的根本之地,不要让别人乘虚而入。
送走李清后,邓绍良集合战刀营(缺第二大队)和第三营,去顾公寨接收严宝留下的家产。
邓绍良赶到顾公寨的时候,正好碰到一小股土匪扛着大包小包,鬼鬼祟祟地从顾公寨下来。没有二话,这些不走运的家伙全部成了邓绍良的俘虏。
要问这些趁火打劫的土匪是从哪里来,他们就是被曾秋生打跑的打援部队的残余分子。这些人在一个小头目张三的带领下,认为严宝已经大势已去,在太平会手下生存的可能性极低,又想着自己辛辛苦苦替顾公寨卖了几十年的命,就这样一走了之,好像很不划算。为了不亏待自己,张三杀回顾公寨,将值钱的东西能带多少就带多少,打好包后准备到别的地方继续逍遥。
要怪就怪流年不利,邓绍良来得太快,让他们一点准备时间也没有,慌慌张张地下山,刚好被人家逮了个正着,张三只好自认倒霉。
邓绍良终于上了顾公寨,还好,房舍基本都没有受到什么破坏,各种设施也没有什么损坏,毕竟,这里没有发生大战,邓绍良吃了个现成的。
顾公寨身为慈利六大土匪之一,规模比邓绍良的笔架山和真人山加起来都要大上不少,足足可为三千人提供住处。有了顾公寨这块肥肉,多少天来一直萦绕在邓绍良心头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解决顾公寨,对邓绍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他的根据地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三倍,已经正式成为新的六大土匪之一。但是,邓绍良这次没有掉以轻心,因为河东还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除了顾公寨,还有天宝山和牛头寨等着他去征服,而这两股土匪,比顾公寨还要凶猛一些。
为了保护胜利果实,邓绍良将刘小四、李平、老幺的三个大队都留下镇守,自己带着第一、六两个大队,还有第三营回师笔架山,随行的还有他的三个师弟。临走的时候,邓绍良对战刀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做好顾公寨的防御,不要再出现被人包围后死抗这么丢脸的事了。
笔架山,邓绍良一回到家,就宣布开会。
参会的有战刀的邓绍良五兄弟,曾秋生、宋世才这几个人(第三营营长由刘小四兼任),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对李清的第二大队被土匪包围这件事进行检讨,其次,就是讨论有关土匪的收编问题。
李清作为当事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点,包括李清自己,都毫不讳言。李清第一个站出来承认自己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小看了土匪,是自己的轻敌致使部队陷入险境,表示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第二大队被围事件,使每个战刀都陷入深思,李清所言,其实大家都认识到了,狮子搏兔,尚进全力,何况对手是拥有上千喽啰的大土匪,怎么可心大意?虽然这次没有给战刀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但亡羊补牢之心,大家心中是无比的坚定。
李清自我检讨完之后,接着就目前存在的另一个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对土匪的收编,我们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不作考察就轻易接收了。在这次战斗中,在困难面前,发生了临阵投敌的事件。这说明我们的收编工作是有问题的。”
曾秋生也表示:“这次事件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的部队,一定要保证纪律,不是那些兵油子的天堂!如果放任他们,说不哪天就会把我们的事业给彻底埋葬!”
老幺也发着牢骚:“曾队长说的没有错,你是不知道,训练的时候,那些老土匪是多少难侍候,真是针刺不入,水泼不进,要不是老大交待不许虐待士兵,我早就把他们拉出去枪毙了!”
老幺的意见得到参加训练的刘小四和李平的一致赞同。
邓绍良见自己的四个师弟都对收编的土匪有意见,也觉得问题有点严重:“既然大家都对这个有看法,那我们今天就商量出一个道道来,解决这个问题!秋生,先说说你的看法!”
曾秋生已经习惯了邓绍良动不动就先问自己的意见,心中早就在盘算了,这时已是胸有成竹:“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把这些害群之马从队伍中清除出去;还有,对刚俘虏的土匪,我们必须加以甄别,哪怕招不到人,也不能乱接收人,我的意见是:宁缺勿滥!”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邓绍良问。
“还记得我是怎么入队的吧,那可是经过了你邓大当家的重重选拔,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第二、三营的士兵进行考核,凡是不合格的一律淘汰!还有那些想要加入我们的俘虏,也必须经过这道考验才行。只不过,考核的标准要适当放低些,要不然没几个人能通的过。”曾秋生建言献策。
邓绍良觉得曾秋生说的十分在理,立即同意。“至于标准嘛,还是三大项,跑步,射击、搏击!”
“好!我就不信,那些兵油子能吃得了这份苦!”众人抚掌叫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