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执言
小说:
大明帝国之崛起
作者:
张隽夫
更新时间:2017/5/28 9:03:49
徐辉祖自从在攻打北平失败,回了应天府以后左军都督府,他很恼怒但不是怕皇上追究,而是那些朝中的大臣对自己冷嘲热讽。皇上对他也是不冷不热。原因是他曾在正大光明殿,夸下过海口,攻打燕王指日可得。皇上没过多指责他,心中还是有另一番思量的,既要杀杀他的锐气,借此让他知道皇权的威严,由此产生畏惧之心,同时朝廷还又要用他,赋予他更大重任。打一棒子再给颗糖,朱允炆要使用帝王心术,讲究一些恩威并济。
小皇上在正大光明殿,叫众臣们献计献策,一个垂头耷拉脑袋,乱哄哄地骂了一阵子燕王,没一个可以采纳的奏本。他气的一挥手,散了吧。
众大臣也在揣摩徐辉祖在天子心中的分量,儒臣就是儒臣,他们永远会把个人利益在放在前面。权利也是利益,名誉也是利益,君臣父子也是利益。尤其是是他的三弟徐增寿,散朝对他是不予理睬。
徐增寿与驸马爷王宁可以说是,心中暗喜。以为小皇上下台是迟早的事,没有悬念。认清形势的一些大臣,当然不能放过巴结他们的机会。万一,燕王打来了,也好有相携前来,好有个投靠。
王宁渐渐明白大家的意思,于是微微一笑,道:“各位同僚所思,下官差不多能猜出一、二,与各位一样,下官,对朝中未来的局势,也很担忧啊……”
徐辉祖捋着胡须也附和驸马爷,轻蹙眉头说:“皇上,勤勉,现在却因为李景隆战败,已改成三日一朝,大明堪忧啊!不知,驸马大人对将来朝局,如何看待?”
王宁停住脚步,缓缓说:“这不是说话的地方,北行不远,有一个茶楼。”
于是众人骑马的坐轿的,乱哄哄地去了茶楼。一个大方桌坐满了七八个人,大家喝着茶,王宁接着说道:“燕王若真的发兵过来,朝中必然有一番大乱,下官不讳言。皇上,又恢复了齐泰和黄子澄的官职,实属出尔反尔。齐泰之流,是祸国乱政的奸人,他们复出,必然容不下我等,各位同僚,一场朝争在所难免啊!”
众人闻言,眼皮一齐跳动几下。驸马王宁的话说到了他们心里。在大殿上,朝廷罢免二人以后,他曾赞扬说,皇上圣明。而他们也进谏骂过齐泰和黄子澄的消封王失策。二人重新复出,他们心里像是压上了一块石头。虽然,表面仍是一团和气,勾心斗角是在所难免。
大臣们,相互倾轧目的是要在朝廷上有话语权。他们当中有都察院尚书,户部尚书,都察院侍郎,这些职位所掌的权力举足轻重,齐泰肯定要把他们从现在的位置上搞下去,一场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朝争也是在所难免。
徐增寿神色不变,对王宁拱手说:“不知,驸马大人有何高见?”他自然是抬举驸马爷。
众人也瞧着王宁,但眼神中多了几分急迫的神色。王宁淡淡说道:“他们要争,那便争吧!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没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是最大的赢家,你们知道,皇上,为何叫他们又一次复出吗?”
徐增寿说:“是皇上的权宜之计。方孝孺在皇上面前,说话还有分量。六部中的四部,还有都察院,翰林院,大理寺等等,都由一些儒生把持,所以,齐泰一人所言,会有百人皆附……”
王宁深沉的笑说:“说的没错。齐泰为何会,一呼而百应?”众人皆不言语,神情却若有所思。王宁接着说:“他们把持朝政,声势浩大,绝非偶然,因为……齐泰一派有信仰,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
众人疑惑:“何谓信仰?”王宁笑道:“说信仰有点不合适,应该说,他们有着共同的口号,消封王。他们要求的一切利益,皆以孔孟之言为先导,私心皆隐藏在圣人的光辉下,冠以正义之名。所以,他们在朝堂上无往不利,挑战他们,就是挑战上古圣贤,就是挑战国学儒术,挑战天下读书人,试问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之针锋相对?先从大义上来说,便弱了三分,底气不足之下,谁能争得过他们?”
众人沉默不语,表情却纷纷有了认同之色。
“圣人之言嘛,当然没什么不对,我们也是科举出身,有功名在身,圣贤的话我们从小也读过。不过……若是有人拿,圣人之言为武器,以满足他的私心利欲,那就是对圣人的大不敬,如今包括方孝孺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也是这个原因,既不敢对圣人不敬,又无法批驳他们的言论。实在是一种伪善,伪正义!”他的的话说得众人精神一振,是啊,他们用圣人的话标榜自己,打压朝野,他们偏偏理直气壮,如此说来,他们才是真正的奸臣啊……”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向王宁投去赞赏的目光。果然,他是一位在朝野有影响的人物。驸马爷法眼如炬,看穿了齐泰之流的本质,我等闻君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啊!众人感佩不已。
驸马爷谦虚的笑,不动声色的扫视徐增寿。细细品茶,徐增寿恍然。隐隐感觉王宁是想让徐增寿站出来,做与那些儒臣相争的领头人物,让他去出这个头,他则躲在徐增寿身后当一个诸葛。
王宁缓缓继续说“他们过去,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抱团!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他们打着圣人的旗帜,在皇上面前发挥作用,彼此相助,势力一天天壮大起来……各位试想,咱们与既不敢反对圣贤,还是各自为战,各人自扫门前雪好?燕王大军已经打到济南,若我们还像以前那样,可以断言,很快会被清流击得一溃千里,值得庆幸的是,他们之间因为战败,开始出现了裂痕……”
徐增寿补充了一句:“是啊,生死存亡啊。所以,要抱团。不能丢了自己的命,失败的下场会殃及家人,族人……被政敌一锅端了……”
众臣听得浑身冷汗潸潸,各自为战,还是大家抱成团,是被政敌各个击破,这个问题,似乎不用思考就能做出选择……众人面面相觑,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同时齐声说:“我等愿听,许大人安排……”
徐增寿定定对众人,半晌,忽然笑了,笑得很轻松,透着一股如释重负的味道。在王宁的怂恿下,他终于打下了基础,这个基础,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共同利益,迫于情势而形成的临时联盟。至少,这股势力可以为己所用,这就够了。他是想与大哥同流合污。他已心归燕王,尽管,在朝野还有人认为燕王是阴谋篡位,名声不重要,重要是燕王靖难成功了。
太祖起兵攻打北元人,漠北还不是骂他,异族?善与恶,原本只是个相对的词儿。大明开国,仅用了一、二十年,天下不就成了洪武盛世?在王宁鼓动下,形成了朝中反对黄子澄和齐泰的联盟,本质上,是暗反小皇上朱允炆。
众人出了茶楼,拱手而别。
望着众人远去的背影,徐增寿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利益驱动人心,权力是人需要的东西,满足了人的需要,这个联盟才能长久。燕王大军指日可待,若不趁此机会赶紧扶植一股属于自己的势力,以对抗黄、齐之流,他们必然不会放过自己。他如果变得不够强大,对方会连皮带骨把他吃得连渣都不剩。
儒臣杀人,往往一份奏章,便可诛人全家,其阴冷恶毒的程度,更甚于战场上刀光剑影,比血流成河更为残酷。徐增寿总算稍稍舒缓了一口气,从此,他在不在是孤身一人。他们不会背叛自己的,因为他们都不是傻子,唇亡齿寒。
徐增寿站在门口良久,直到各位同僚的骑马和官轿看不见踪影,这才慢悠悠的转身骑马,去了应天府后街的勾栏院。柳真死了以后,陈芳黎又派了两个人到了应天府。两个人不认识,分别负责各自分工,一个是搜集军界的,一个负责皇宫大臣们的……
应天府,勾栏院比北平多,总之,勾栏女希望有从良做妾的那一天。什么是高雅?高雅就是不低俗,大明也有“才子佳人”之说。
徐增寿在拴马桩上系好马缰绳,马对着主人打着响鼻甩甩尾巴,对徐增寿迈步走进勾栏院。乍听这名字很像文雅。他来找陈芳黎派来的张颖氏。
正午骄阳,照在勾栏院各个房间的红木窗棂格子上,给勾栏院青砖绿瓦上洒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还有另一个渠道,那就是皇宫中的女官。在太祖时,开始从民间女子中选拔被选入宫女官,宫廷将会减免其家庭的徭役,并由朝廷承担她们在路上的费用。
选拔女官在年龄上倾向三、四十岁。但要求必须是没有丈夫的女子,至于是未嫁还是寡居则没有限制。而且也明确选拔女官与选宫女有不同的要求。另外还明确女官所具备的相关能力和素质,必须是识字。能读书写字,并谙晓算法。
不独取其美丽,亦以聪慧与人品为重。
1